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51章

關燈
第51章

許敬宗在將這個問題問出來的那一刻, 心中好像忽然之間就放下了一塊巨石。

話沒說出來的時候,他還要在那裏權衡利弊,真已出口, 便沒有了給他撤回去的機會,就當破罐子破摔得了。

但雖說是放任事態發展,他的目光固然沒敢直視面前的皇後, 卻還是一瞬不落地留意她的神情。

不過,或許從她並未因為這句話而有所惱怒, 怪責於他問出這樣的問題,就已經能夠證明一點了。

他賭對了!

“那麽許侍中覺得呢?”武媚娘開口回問道。

這個問題被先拋了回來。

許敬宗思忖了片刻後答道:“長孫太尉以禮法宗親為借口限制陛下做出決策, 卻大概忘記了, 這世上的規矩還是天地君親師,君在親前,僅次於天地, 乃是人中最大的一個。”

“既然洛陽有水陸天地之運,又有天子所鐘, 那麽要將洛陽重啟為東都,實行兩京並行的制度, 並沒有什麽問題。”

“自陛下蒞臨洛陽之後所做種種也都是利國利民之舉,絕不存在長孫太尉所說的陛下有愧於先帝之事。”

“如此說來,他是不該反對陛下重建洛陽的。”

武媚娘聞言輕笑了一聲。

“許侍中你何必跟我在這裏問東答西呢?你回的,與其說是陛下對長孫太尉的態度,還不如說是你對陛下重修洛陽的想法。”

真是個老狐貍。

許敬宗自然也知道這一點。

但就像皇後殿下先拋出的是一句回問一樣。

若是他上來就是一句他猜測“陛下欲除長孫無忌”, 聽起來也太不穩重了。

而不夠穩重的人, 在官場上是活不下來的, 所以也只能慢慢交鋒了。

他朝著面前代行天子旨意的皇後行了個禮,回道:“恕臣愚昧, 還請皇後殿下解惑。”

武媚娘一邊信手翻閱著許敬宗遞交上來的禮節文稿,一邊答道:“歷朝歷代,外戚和天子之間的關系都是最為微妙的,所以我既為皇後便當以身作則,為陛下免除這個麻煩。”

她忽然擡眸,語氣中多了幾分危險,“您知道武元慶武元爽等人嗎?”

許敬宗怎麽可能不知道這兩位。

在陛下將武昭儀冊立為皇後的時候,人人都覺得,既然連支持立後的許敬宗李義府等人都能得到這樣多的好處,那武皇後的娘家人也勢必會因為她的身份擡升而地位水漲船高。

哪知道,就在他們來到京城被授予官職後不久,他們就被“升”官外派了。

更為驚人的是,前往龍州的武元慶剛到任不久就死了,武元爽也沒多活上兩年。在今年的年初,也就是在天子移駕洛陽的時候,病死在了邕州地界上,甚至沒能得到回來養病的批覆。

誰看了不說,這兩兄弟真是倒黴透了。

但到底是倒黴還是活該,知道內情的人必定心中有數。

許敬宗瞇了瞇眼睛。

以他們此刻所討論的話題,皇後殿下不會隨便提到兩個死人,還是兩個已沒什麽用的死人。

除非……

她是在用自己和長孫皇後比較,又用武元慶和武元爽的結局,來暗示陛下對長孫無忌的處置。

可在意識到這一點的瞬間,許敬宗的背後不由出了一陣冷汗。

他原本以為,陛下至多就是要將長孫無忌徹底從權力中心給排擠出去,給他保留一個虛銜後,讓他以在家養病為由再不能接見外客,相當於是將他以一種相對溫和的方式給軟禁起來。

或者便是找一個打發他的理由,將他給派遣去看守昭陵,也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滿足了長孫無忌的心願。

可他怎麽也沒想到,對於這位股肱之臣,陛下是真起了殺心!

對應於武元慶武元爽的結局,便是要令那位長孫太尉被流放致死!

那畢竟是陛下的親舅舅啊……

但面對著這位皇後異常冷靜的目光,許敬宗在這一刻變得一團亂麻的思緒,都被迫快速理清楚了。

不錯,長孫無忌從身份到地位都很特別,可就因為這份特別,他才比誰都不能直接欺壓到陛下的頭上去!

當他已越軌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,與其只做小懲,反而令長孫無忌還能如彼時那樣,以死威脅、以名分捆綁牢牢地壓在陛下的頭上——

還不如讓他徹底退場。

武媚娘突然出聲,打斷了許敬宗的思緒,“這個問題,以許侍中的記憶力,難道是很難回答的嗎?”

“不,當然不是。臣只是忽然在想,邕州龍州這兩個地方沒了刺史,是不是該當再安排一個新的過去。”

武媚娘語氣從容,說出來的話卻差點又讓許敬宗嚇了一跳,“好地方,自然要留給你的同僚是吧?”

同僚?

許敬宗可沒幾個同僚啊。

顯慶元年,他在依然保留著禮部任職的情況下,被同時授予了門下省侍中的位置。

那是門下省的長官。

當然,三省六部制度下,門下省的長官可以有兩個人。

好巧不巧的,除了許敬宗之外的另外一個侍中,正是韓瑗。

永徽六年廢王立武事件之中,褚遂良與來濟相繼被貶,剩下的韓瑗作為蓋有“長孫無忌黨羽”標志的人,在行事中變得越發謹慎小心,唯恐被抓到什麽針對他的借口。

大約也是因為陛下覺得他年齡老邁,又已湊夠了聲援武昭儀為後的人,這才將他給放在了一邊。

可現在既要到與長孫無忌徹底翻臉的地步,那就要把任何一點可能掀起風浪的東西,都給從臺面上拿走。

處置長孫無忌一事,需要從長計議,韓瑗卻是可以先弄下臺去的。

門下省少掉一個掣肘,對於陛下的詔令快速通過,無疑也是有好處的。

當然了,對許敬宗來說同樣有好處。

這句已經更為明確的暗示,讓他不必再對自己是否選錯了立場而覺忐忑。

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就夠了。

但許敬宗大概不知道,在他離開了此地後,從一旁的簾幕後頭忽然鉆出來了個小身影,直接撲到了那位皇後殿下的懷中。

而武媚娘也一改方才的高深莫測,將這孩子給接在了懷中,臉上露出了幾分更為柔和的笑意。

她點了點女兒的眉心,“在這裏聽得滿意了?”

許敬宗來得可真是湊巧。

彼時李清月還在尋母親商量,能不能將賈敦頤的兄弟賈敦實從瀛洲調回來,就在洛州地界上任職。①

聽聞他和他兄弟賈敦頤為政理念相似,也都是能臣幹吏,若只是在瀛洲地界上做個小官,實在是有點可惜,倒不如調到洛陽來。

洛州剛剛以賈敦頤的名義舉辦了一場水陸法會,若恰在此時將賈敦實調來,繼續秉持“政在養民”的方針,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絕對是福祉。

李清月現在還沒有這個辦法快速改變糧食產量過低,百姓被迫逐食的局面,但起碼在她能夠做到的範圍內,她想盡可能地去做一點事情。

但這個建議,不適合由她來提出。

畢竟洛州馬上就要變成“東都”重地,官員的待遇都要和關中的大州提到同等。

想想看長安京官的職位選拔,放在銓選之中都是難度最高的,那麽哪裏能因為她一個公主的喜惡,就直接將此地長官的位置給占掉呢?

相比之下,還是由阿娘來對父親旁敲側擊,讓李治出於名聲上“引為美談”的可能性,做出這個調動決定為好。

武媚娘對此自然沒什麽不可的。

她如今能接觸到的官員有限,說不定賈敦實就是其中一個,確實可以提拔提拔。

而她剛答應了下來,許敬宗就上門了。

見李清月不打算直接被送出門去,武媚娘也沒攔著她。為防止許敬宗覺得這出由李治授意的暗示不夠嚴肅,她幹脆讓女兒先躲藏到了一邊。

李清月到底不是正常的小孩,並不會在此時弄出什麽動靜來。

故而當許敬宗離開的時候,也沒發覺他和皇後殿下的對話中,還有一個小旁觀者。

李清月仰頭朝著母親看來,問道:“剛才的那段對話,他能明白阿娘的意思嗎?”

武媚娘回她:“若他不能的話,他也不可能坐到侍中的位置上了。”

怕女兒聽不明白,她多解釋了幾句,“門下省這個地方是很有意思的,這裏有你老師那樣耿直諫言的人,將評估之後對於方今時局不利的計劃都給駁回,也有許敬宗這樣的老奸巨猾之人,善於揣摩陛下的心意,知道什麽應該被通過什麽不應該。”

李清月琢磨了一番這其中的意思,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。

也就是說,這個部門看似手握駁正的權力,但也有一個和皇權之間的平衡,而處理這個平衡的人就是許敬宗。

“他歷任數朝,年近六旬,也不是個聽不清話外音的人。”武媚娘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。

“不過說起來……”她還是有些憂慮地望著女兒的小臉,開口問道:“阿菟會不會覺得,你阿耶對於長孫太尉的懲處太過了?”

一個太過早熟的女兒真是不太好教。

她也已隱約看出來了,在女兒異常聰慧的表現之下,其實也有一副稍顯柔軟的心腸。

早在廢王立武之事上就有端倪了——說的便是蕭淑妃那件事。

好在此事並不影響到大局,她也無所謂女兒做出這樣的事情。

但長孫無忌的情況不一樣!

倘若阿菟真對他這位舅姥爺也產生了什麽同情,又因為李治對她的種種寬容優待而跑去求情,武媚娘可以確信,李治可不會再管什麽女兒能為她排憂解難,只會覺得孩子麻煩。

好在她的這種擔心似乎是多餘的。

李清月語氣堅定地回道:“不過分!”

她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盤根錯節、勢力往來的政治鬥爭,但並不妨礙她知道,她是早就已經給自己選定了立場的。

甚至她比武媚娘本人還要清楚,比起現在李治和長孫無忌之間的矛盾,她們往後面對的風浪還要更多呢。

若是連現在這樣的都接受不了,那面對著如此之多的反對者,難道還要學習李治當年對著長孫無忌的態度一般,上門去給他們一一送禮嗎?

絕不可能!

因她上輩子所接受過的教育,要讓她在一時半刻之間完全當自己是一個政客,對她來說還有一點為難。

但沒關系,她會一點一點改變自己的想法,讓自己適應於這個時代,直到擁有改變這個時代的力量。

她朗聲回道:“他既然是阿娘和阿耶的阻礙,那就應該被清除掉。”

這不是要不要保住蕭淑妃這樣的問題,而是真正的政敵博弈。

“再說了,”李清月扁了扁嘴,像是小孩子耍脾氣一般說道,“他反對阿娘當皇後,在阿娘的封後典禮上垮著個臉,一點都不喜慶,我們來洛陽的路上他還專門來找茬,現在阿娘覺得洛陽堪配為東都他又不樂意……”

“我一點都不喜歡他。”

武媚娘好笑地回道:“評判人哪裏能只用喜歡不喜歡的。”

但阿菟這話一說,她已不必擔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了。

剩下的事,也是該當由許敬宗來倡議發起的。

再往前走出一段路程,陛下的病也應該“痊愈”了,那還跟她有什麽關系呢?

還能算有關系的,可能就是那許、鄭二州交界之地的演武了。

阿菟跟著阿史那卓雲學了將近一年的武藝,因為年紀太小的緣故其實還沒學出個所以然來,但也總算不是個在此道上什麽都看不明白的外行人了。

她這次就非要去看看,這裏面能不能再翻出個可造之材來。

武媚娘自然要滿足女兒這個小小的願望。

天子意圖重啟東都的議論,也好像在這等體力競技項目的展示中暫時消失不見。

直到十二月擺駕回返洛陽之時,才突然之間掀起了一系列的變故,令人只覺措手不及。

第一件就是,許敬宗聯合李義府控告侍中韓瑗與褚遂良勾結,意圖不軌!

要說這個指控還真不是一出無稽之談。畢竟就在去年,韓瑗還曾經在李治向他問詢有何建議的時候,以相當委婉的方式表達了一個意思——

褚遂良確實有錯,但這種錯誤就如同蒼蠅停在白紙上一樣,將其揮一揮手就能趕走了,考慮到他忠心為國的份上,希望陛下能對褚遂良網開一面。

這話中確實沒說什麽非要讓陛下收回成命,但現在被拿來當做定罪的理由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何況李治打定了主意要以最快速度剪除長孫無忌的黨羽。

又怎麽會留給韓瑗辯駁的機會。

這份上報而來的控告就在遞交到李治面前的三日後,已得出了結果。

侍中、潁川縣公韓瑗被貶為邕州刺史,接替上武元爽的位置!

還沒等眾人從這份貶謫的詔令中回過神來,李治又下達了另外一條貶官詔令。

但這一次針對的人不在朝堂,而在戰場。

西域征討西突厥的戰事之中,程知節(程咬金)身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,卻犯下了一個大錯。

在他與阿史那賀魯於鷹娑川激戰的時候,蘇定方率領騎兵從阿史那賀魯的後方殺出,將阿史那賀魯的部隊完全沖散。

按說他該當在此時下令繼續追擊,以確保能將賀魯直接斬首在此。

但也不知道是應該說程知節年歲漸長,失去了早年間的拼搏之心,還是應該說,同行的王文度太能忽悠,才讓他相信己方已是鞭長莫及之勢,不能再繼續追擊,竟讓阿史那賀魯得以逃走。

隨後恒篤城下,程知節又聽信了王文度的建議,將此地的數千胡人盡數殺死,掠奪了他們的財富。

這是八月裏發生的事情。

消息傳遞到長安再到洛陽,縱然經由快馬飛報也需要時間。

查驗到王文度確實在戰中因嫉妒蘇定方戰績而說謊,又確實在恒篤城中以不當手段牟利,又過去了兩個月,以至於到此時才得出結果。

李治本可以將這個懲處的消息再拖延一番。

但在思量了一番眼前和西域的局勢後,他還是做出了決定。

將程知節貶官!

不,應該說是免官!

這是一道異常沈重的處罰,也讓朝堂官員清清楚楚地看到,就算是位列淩煙閣的李唐忠臣,在犯了要命的過錯之時,也絕不能被免罪。

但這到底只是在懲罰程知節的晚節不保呢,還是也在一並警告長孫太尉呢?

這個問題,除非陛下親自做出答覆,否則身在洛陽的眾多官員沒有人敢做出揣測。

他們只知道,隨著這兩道詔令的下達,長孫無忌堅持己見的洛陽不可為東都,也暫時被打壓了下去。

那麽隨後的第三道詔書,就不難猜到了。

------

顯慶三年元月初一,在這個也是安定公主生辰的日子裏,李治下達了一封《建東都詔》。

正如他在大殿之上和長孫無忌所說的那樣,詔書中寫道——

“二京之盛,其來自昔。此都中茲宇宙,通賦貢於四方,交乎風雨,均朝宗於萬國,……宜改洛陽宮為東都。……”②

詔書得到議事通過。

------

李清月隨同母親登上了洛陽的皇城城門,朝著下頭的洛水看去。

凜冬時節飛雪連綿,將洛水的部分河道也給凍結成冰。

但在這片稍顯冷寂的城市之中,卻又有一道道慶賀之聲響徹兩岸。

誰不想做京師之民呢,洛陽百姓自然也如此!

唯有如此,他們才能不必日日擔心洛陽遭災卻得不到及時的賑濟,不必擔心他們會面臨被驅逐往山東乃至於江南覓食的窘境,也不必擔心……

武媚娘望著下方重疊的裏坊,眼中明光灼灼,“這裏往後,就該叫做東都洛陽了。”

這是因她而來的改變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